(上接第一版)稳步攀升的收入曲线,是民生改善最直观的体现。2021年至202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7863元稳步增长至55821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59170元,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这条上扬的曲线背后,是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协同发力: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落实稳岗返还、发放技能提升补贴……这些精准直达的政策“红包”,如春风化雨滋养着百姓的“钱袋子”,也让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安全、可靠、可持续。
与此同时,我市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拓展,从企业职工到灵活就业者,从产业工人到新业态从业者,社保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群体被纳入这张坚实可靠的保障网。通过持续的政策宣传和精准扩面,社保政策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人心。截至2025年8月,全市社会保险参保率已高达97.85%,基本实现全民参保目标。
从社区窗口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解答,到深入园区企业的政策宣讲;从养老金连年稳步上调,到社保卡功能不断拓展——嘉峪关的社保事业,正用一次次贴心服务和一项项扎实举措,书写着一份充满温度与力度的民生答卷。
从“聚合力”到“促和谐” 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五年,我市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活力持续涌动。
我市深入推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训,累计组织228家单位的3.26万人次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从集中培训到岗位轮训,从实地考察到案例研讨,这些量身打造的学习机会,让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令人欣喜的是,我市扎实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全市共有1283名教育、卫生、工程、新闻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获得了中高级职称。“这份证书不仅是对我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激励我在岗位上继续深耕。”刚获评副高级职称的李老师如是说。
同时,我市还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就业重点群体开展各类培训,采取“岗位+培训+派遣”的模式开展订单式、嵌入式培训,鼓励企业通过企业职工培训中心、高中职院校、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深入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此外,组织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等线上线下约19.44万人次,对提升劳动者综合职业技能、促进就业创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培养技师、高级技师635人次,完成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312人。这些举措,正助力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实现从“工”到“匠”的美丽蜕变。
“现在办理就业手续很方便,社区就有专职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应届毕业生小郭对基层就业服务赞不绝口。这样的便利,得益于我市建立的覆盖31个社区和3个乡镇的专职就业服务队伍。同时,“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的完善,让求职招聘实现了“指尖办”“马上办”,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全面、及时、便捷的就业创业服务。
“十四五”画卷徐徐收卷,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接续奋斗,迈上新征程,我市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大决心深化改革,以更实举措普惠于民,以更高标准服务发展,将一张张“民生清单”变为百姓的“幸福账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峪关篇章贡献更加坚实的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