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伙伴们要“为爱撸袖,点亮生命”之前,必须先充分了解无偿献血的基本知识,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献血,适合自己的血液捐献方式有哪些?小伙伴们既可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也可能是首次献血的“新兵”。对定期献血的“老将”们来说自是驾轻就熟,无须多言,但对于经验不足的“新兵”们来说,有必要抽点儿时间一起来学习一下。
献血者的基本要求
在准备献血前,我们首先要确认自己是否符合献血条件。以下是献血者的基本要求。
1.年龄 我国献血法规定,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均可参与无偿献血。对于多次献血且健康状况良好的献血者,献血年龄可延长至60岁。
2.体重 血液占人体体重的7%~8%,50kg体重的人总血量约为3750ml。当一个人失血达到总血量的15%时,可能会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献血400ml对于50kg的人来说,相当于失血11%,对于45kg的人来说则相当于失血13%。为了保障献血者的健康,我国规定男性体重不低于50kg,女性体重不低于45kg。
3.血压 测量血压是为了确保献血者的血压处于正常范围,避免献血可能带来的风险。献血者的血压应满足:90mmHg≤收缩压<140mmHg,60mmHg≤舒张压<90mmHg。
4.心率 测量心率主要是了解献血者有无因心脏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脉搏异常。正常心率为 60~100次/分。对于高度耐力的运动员,心率低于60次/分也属正常,但一般不应低于50次/分。若因精神紧张导致心率加快,献血者应等待心情平静后再次测量。
5.体温 体温常常是反映献血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献血者需体温正常。
被拒绝献血的主要原因
如果献血者有传染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等情况,则不宜献血。此外,在感冒、发热、腹泻、炎症发作期间,女性月经期及前后三天,哺乳期及结束未满一年等情况下,应暂缓献血。待疾病痊愈或身体状况恢复后,可再次考虑献血。
需要强调的是,献血前检测氨基转移酶高于正常值的献血者,经过休息或停止服药,有些人的氨基转移酶水平能恢复正常,这类人可以再次参加献血。若有疑问,可咨询献血点工作人员或相关专业人员。
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献血前:①认真阅读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保持愉悦心情。②献血的前一天和献血当天不饮酒,饮食宜清淡。③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献血中保持情绪稳定,不紧张,放轻松,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避免皮肤肌肉收缩而产生过度疼痛感。
献血后:①献血当天应适当休息,不做剧烈运动,不从事高空作业,保持针眼处清洁。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蛋奶、瘦肉、蔬菜等食物,不要过量进食。③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的睡眠。④若感觉明显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就诊和联系相关工作人员。 (文字来源:人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