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潘霞 通讯员王佳怡)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城市生活的小确幸。2025年,我市紧紧围绕着力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的目标任务,以“民生需求”为笔,以“绿色空间”为纸,全力推进10个社区花园、2个“口袋公园”改造工程,让老旧小区、零散绿地变身“幸福打卡地”,努力为城市边角“袋”来“诗情画意”。
老旧绿地“逆生长”,民生需求是核心。嘉和家园、迎宾五小区、峪关小区等部分老小区的公共绿地,曾因荒废或设施陈旧让居民“想用却用不上”。2025年,我市通过全域摸排、多方听证,优先筛选绿化缺失严重、惠及人群广的12个点位,计划改造社区花园和“口袋公园”,包括嘉和家园、兰新小区、同乐小区、建设南小区、紫轩花苑B区、枫林园、青禾园、峪关小区、怡景园A区、迎宾五小区及高速出入口“口袋公园”、兰新路与文化路东南侧空地“口袋公园”。
群众当“设计师”,改造方案居民定。项目启动前,设计团队本着“好不好用,居民说了算”的原则,深入研究每一个区域地理位置、周边配套设施、交通状况、周边人群、文化传统等,创新性通过“三版方案公示+网络投票”广泛征询居民意见,同时邀请部分社区书记、街道代表、小区物业代表召开项目协调监理会,成立社区监督员制度,全过程参与社区绿化改造,确保改造精准戳中群众需求。
量身定制“微改造”,功能齐全亮点多。通过重新规划绿地内道路游线,梳理园路铺装场地,增加休闲、健身、儿童娱乐区域,营造微地形、敷设管线、种植苗木组团等方式,同时融入社区文化元素,因地制宜,进行“一园一策”量身改造,打造“每个区域独特亮点”,提升居民归属感与幸福感。
目前,各小区绿地改造及“口袋公园”的建设已全面开工,整个项目预计6月中旬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