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记者 窦翔
“茹叔,这两年政策好,调引牛羊有补贴,可以扩大养殖规模,咱可以申请一下。”3月份以来,为积极调动养殖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黄龙鑫挨家挨户叩响村民家大门,全力协助镇村做好畜禽调引工作。
黄龙鑫是文殊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去年8月,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这位00后从河南洛阳跨越1700多公里来到嘉峪关时,他未曾想到,自己的青春会与这座城市、这片土地深深相融。
初到嘉峪关,黄龙鑫被嘉峪关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厚重的关城所震撼。从未见过的戈壁风沙、吃不惯的饮食、听不懂的语言,对黄龙鑫来说,刚到文殊镇的那一段时间,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困难。
“村民浓重的乡音是工作沟通中最大的障碍,在工作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如何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更有效的方式进行沟通。面对不同的村民,大大小小的事情,大家想法各不相同,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换位思考。”黄龙鑫说。
走访农户、政策宣讲、谋划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路径……这些都是黄龙鑫的日常工作。“每次看到村民的热情和淳朴,我心里更多的是感动和责任。我拿真心对待他们,他们也把最滚烫的心给了我。”
留有余温的烧壳子、刚成熟的梨和杏子……黄鑫龙的宿舍里总是能收到大家送来的“自家礼物”。
“小黄经常到我们村来看我们种植的蔬菜、农作物的长势情况,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文殊镇文殊村八组村民鲁建明说到黄龙鑫,竖起大拇指。
当然,在遇到难题时同事们及时援手,在不懂业务工作时前辈悉心指导,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让黄龙鑫格外暖心。
“黄龙鑫工作非常认真,我们经常带他到农户的田间地头,了解农村生活。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帮助他,希望他能够得到更好锻炼。”文殊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杨怀峰说。
半年的时间,黄龙鑫从“象牙塔”到“练兵场”,从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到群众口中的“贴心人”,黄龙鑫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初心。
“被他人需要,让我深切感受到奉献的幸福。我的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了最绚丽的光彩。”
采访结束时,望着那片开阔平整、充满生机的土地,黄龙鑫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希冀,他说:“青春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人的成长,更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为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我能继续扎根在这里,并将志愿服务精神传递下去,为这片土地的发展、为这里人们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