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华 赵婷婷)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民生福祉的“头等大事”。市民政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持续聚焦老年助餐“食”事,围绕让老年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便捷,不断加强助餐网络建设,全力守护雄关老人的幸福食光。
聚焦需求,搭建助餐桥梁。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听民意,不断加强对老人意见建议的收集,深入了解老人在助餐就餐方面的方便度、满意感等需求“照单抓药”。及时与社区对接沟通协调,准确掌握社区周边助餐网点资源及供餐情况,进行“多方问诊”做好资源对接。同时还直接深入各社会餐厅面对面零距离宣传,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助餐机构力量为老人助餐,不断补齐助餐服务短板。2024年城乡助餐服务组织增加至39家,极大地方便了老人在家门口就近就餐。
多元布局,延伸服务触角。在助餐服务中综合老年人居住分布情况、人口结构、助餐需求和周边交通等因素,在老年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置助餐点,进行合理化分布,从而提升助餐服务质效。通过建立社会力量助,引进社会餐饮企业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助餐服务;探索企业设点助,依托中央厨房集中配餐,在小区设立服务点供餐;利用养老设施助,引导已建成的3个城乡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和野麻湾互助幸福院,积极发挥助餐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助餐服务;开展志愿服务助,鼓励餐饮服务机构和社区为独居高龄、行动不便的特殊老年人、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志愿送餐服务,进一步织密雄关养老助餐服务网。2024年提供助餐服务73万余人次。
高标要求,提升服务体验。全市老年助餐服务机构集中就餐区使用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全部设置无障碍设施,配备适老桌椅,张贴悬挂助餐服务政策和助餐服务机构标识牌。倡导助餐服务机构在日常服务中提供“一荤两素一主食一汤”的爱心午餐,每天优先推荐不少于2种以上清淡软糯、少盐少油、营养丰富的爱心午餐,并进行公开公示,供老年人选择,增强老人的体验感。同时还帮助助餐机构落实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及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为他们赋能助力,调动和激发助餐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服务既贴心又暖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