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萍
近年来,建设社区突出党建引领,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置身于各项工作当中,通过一件件的民生实事来暖人心,让百姓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
“让爱有回声”的守护
2024年9月底,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工作如火如荼开展,最忙的工作人员就数老龄专干王霞。在她埋头整理各网格提交来的材料时,来了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表示家中需要电动轮椅,儿女们不在身边,自己没办法购买。经了解,老人叫王淑梅,89岁,老伴93岁,肢体二级伤残。望着老人无助的眼神,王霞决定周末亲自陪老人去买轮椅。星期六一大早,王霞开车带老人到市区各大药店进行挑选,最终购买到了老人钟爱的电动轮椅。在发票、销货清单(销货订单)、支付凭证齐全后,将老人送回家。随后将电动轮椅安装好,调节好高度和舒适度,王淑梅的老伴坐在轮椅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期,连续3天都没有看见82岁的李学文老人在楼下遛弯,打电话敲门都没有反应,网格员赶紧跟其子女联系。打开房门后,得知老人从床上摔下来,腰椎受损、额头肿了一个包,网格员立刻与其子女把老人送到医院。其儿子说:“多亏网格员发现得及时,才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建设社区组织网格员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通过电话沟通、上门走访等,给辖区独居老人提供日常帮助,排忧解难,传递网格温暖。
“放你在心上”的看护
“热啦,热啦,我家的暖气热啦。”
“太好了,暖气片都热了。”
“屋里很暖和,谢谢社区工作人员……”
2024年10月26日一大早,建设街2号楼网格员就收到居民的信息。
建设街1、2号楼院是老旧楼院,该楼院建成年代久远、基础设施不完备、供暖管道老化严重,加之该楼院中老年居民较多,对供暖要求更高。
入冬以来,建设社区持续开展“访民问暖”活动。网格员排查到建设街2号楼2单元暖气不热,积极联系供热公司维修,历经20个小时,暖气热了起来。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工作的“速度”,不断提升居民室内“温度”和心中的“热度”。
前不久,社区联合辖区派出所到90岁独居老人李香玉家中走访,看到她家的电饭煲、电热水壶因长期使用而涂层缺失,便将家中闲置的电饭锅送给了李香玉,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电饭锅,看似微不足道,但对那些特殊困难家庭来说,却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感谢被在意”的呵护
便民事项“随时办”、服务居民“随时做”、楼院小事“随时说”、活动阵地“随时来”。建设社区以更好、更快服务居民为导向,着力提升服务居民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能力,让为民服务有速度、有精度、有温度,真正实现“小小窗口、满满服务”。
“建设南小区西门经常发生交通拥堵问题,尤其是上下学高峰期,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建设小区是我市重要商业网点集聚地之一。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拥挤混行,存在安全隐患。
接诉即办!2024年10月25日上午,建设社区召开“协商议事会”,邀请居民代表及市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长城分局、派出所、中天置业、嘉恒物业等相关负责人进行协调沟通。三家补课机构一致同意错时上下课,并由各机构负责人带领学生出入小区门口;同时,社区党委发动小区党员、物业在上下课高峰期进行文明值守和劝导。如今拥堵的路口井然有序,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切切实实帮助学校师生和附近居民群众解决出行难题。
一次次问需于民的日常走访,一场场察民情、解民意的为民服务,一个个有温度、有深度的实践活动……建设社区主动倾听群众所盼、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困难,让辖区百姓真正“遇见”幸福。